汽車產業與智能化的相遇相融,正在顛覆式地重構百年汽車產業的傳統格局,也在不斷刷新、拓展著汽車的功能邊界和使用場景。汽車產業的智能化轉型勢不可擋,智能化的深度賦能,使汽車產業的創新更具活力、汽車產業的升級的方向和路徑也更加清晰。憑借在數字化、智能化領域的創新優勢,我國在越來越多的細分領域正逐漸成為全球智能網聯汽車的創新高地,從標準法規、測試技術、到數據平臺、安全運行保障等等,正在積極打造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可行性“中國方案”。
8月26日,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深圳市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委員會指導,由深圳市坪山區人民政府、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汽中心”)共同承辦的,2023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燕子湖峰會(以下簡稱“峰會”)暨灣區智聯試驗場啟動儀式在深圳市坪山區舉行。
來自政、產、學、研、企各界的500余位專家和代表匯聚在深圳坪山,以“智能網聯跨界創新與新型安全”為主題,聚焦智能網聯汽車準入管理、標準動態、測試技術、數據平臺、安全運行等行業熱點焦點話題,共同探討推動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高效路徑。
搭平臺聚合力 樹央地合作新典范
深圳作為全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先鋒城市,在去年出臺并實施了國內首部地方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法規。對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的定義、市場準入規則、路權、權責認定等多方面進行了具體規定。為全國其他城市的自動駕駛準入政策以及我國自動駕駛立法進程的提速提供了實踐參考。
《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發布實施一年以來,取得了豐碩成果。峰會現場,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黃強表示,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蓬勃興起,全球汽車產業競爭格局全面重塑,智能網聯汽車正引領全球汽車產業的新一輪創新潮。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也進入關鍵時期。近年來,深圳高度重視培育和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出臺《深圳市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等重要政策文件,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2022年,深圳戰略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1.33萬億元,其中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增加值就達到511.46億元,增長46.1%。截至目前,全市累計開放201公里的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范道路,共向百度、安途、智行等15家企業發放了387張市級的測試示范通知書。
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政策法規的不斷完善、技術水平的持續提升、商業化落地的提速,需要多方協同發揮合力。據悉,本次峰會正式召開的前一天,中汽中心與深圳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內容,雙方將在汽車產業生態建設、關鍵技術突破、國際標準推動、大數據應用及數字化轉型等重點領域開展合作。
對此,中汽中心黨委書記、董事長安鐵成表示,中汽中心作為國務院國資委直屬管理的中央企業,以“引領汽車行業進步、支撐汽車強國建設”為使命,牢記央企三大責任,把智能網聯汽車事業作為奮斗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明確了“智、測、器 ”的智能網聯汽車總體發展戰略,擁有以行業智庫服務、汽車產品檢測認證、共性及前瞻性技術研發為核心,覆蓋汽車全產業鏈和全生命周期的技術服務能力。近年來,中汽中心全面優化“1個總部+4個分中心”的網絡化布局,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國家戰略部署,聚焦智能網聯汽車的重點領域,在深圳落戶成立中汽研科技有限公司,全面支撐我國首部智能網聯汽車地方性法規的落地實施,促進電子信息與汽車產業的深入融合,助力“卡脖子”技術的攻關,實現國產芯片上車應用,打造智能網聯汽車的產業新生態,更好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中汽中心愿與深圳市政府攜手,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央地合作新典范。
深圳市委副書記、市長覃偉中也表示,當下深圳正在著力做大做強新能源汽車等“20+8”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未來產業,加快建設全球領先的重要的先進制造業中心。希望在與中汽中心的戰略合作中,雙方充分發揮優勢與合力,依托深圳良好的產業基礎、創新生態和營商環境,共同為智能網聯汽車的高質量發展以及中國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貢獻力量。
深圳發布智能網聯汽車首個地方法規十項標準
本次峰會現場,深圳市智能網聯汽車十項地方標準正式發布,這是繼出臺首部地方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法規后,深圳再次成為國內首個發布多項智能網聯汽車地方標準的城市。
據了解,這十項地方標準包括:《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系統設計運行條件》、《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系統技術要求第1部分:高速公路及快速路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自動泊車系統技術要求》、《智能網聯汽車軟件升級技術要求》、《智能網聯汽車遠程服務與管理系統技術要求》、《智能網聯汽車V2X車載信息交互系統技術要求》、《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數據記錄系統技術要求》、《智能網聯汽車車載衛星定位系統技術要求》、《智能網聯汽車整車信息安全技術要求》和《智能網聯汽車數據安全要求》。
峰會現場,中汽中心首席專家秦孔建對發布的十項深圳地標進行了解讀。他表示,眾所周知智能網聯汽車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制高點,對中國而言,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法規和標準的規范和完善,是重要支撐。
談及深圳出臺的十項地方標準的整體思路,秦孔建表示,深圳作為國內乃至全球率先開展高級別自動駕駛上路立法管理的城市,需要搭建一套與立法管理相匹配的智能網聯汽車準入管理上路應用標準體系。這套標準體系,要符合國際趨勢,也要對標國家層面對行業管理的框架,同時還要因地制宜符合深圳的實際路況及相關需求,構建具有深圳特色的地方標準體系。
據了解,深圳市智能網聯汽車十項地方標準制定過程中,召開工作組會和技術研討會共60余次,開展相關試驗方法的驗證試驗10余次。“此次深圳出臺的十項地方標準,其中,涉及高速和快速路自動駕駛系統、自動泊車系統、自動駕駛設計運行條件、車載衛星定位系統的幾項標準,從功能要求的角度明確了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系統需要達到的技術條件;涉及信息安全、數據安全、數據記錄系統、軟件升級、遠程服務與管理系統的幾項標準,則從智能網聯汽車運行和安全保障的角度作出了明確的要求和規定,形成了較為科學、全面的標準體系,核心目的是要滿足深圳市開展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和創新應用的管理需求;同時這十項地方標準的建立,也將為企業下一步的產品功能定義、開發驗證提供參考和指引;并且通過深圳市的先行先試,形成可復制的經驗,推廣到其他地區和城市,也為未來全國范圍內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準入提供可借鑒的實踐經驗,全面助力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秦孔建說。
因地制宜打造“坪山模式”差異化優勢
本次峰會現場,位于深圳市坪山區的粵港澳大灣區惟一由政府投資建設的智能網聯測試專業試驗場地正式啟用。據悉,該試驗場總投資8億元,該試驗場的啟用填補了深圳乃至華南地區智能網聯專業測試場地的空白,可實現智能駕駛測試業務全覆蓋的測試需求,同時,試驗場兼顧服務港澳需求,解決了港澳地區土地稀缺的痛點問題,為積極推動香港、澳門智慧城市建設、城市互聯互通,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汽車產業集群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深圳市坪山區區委書記楊軍表示,作為深圳先進制造業集聚區和未來產業的試驗區,坪山堅持工業立區、制造業強區。近年來主要經濟指標保持高速增長,今年上半年坪山GDP增速達到了22.3%。其中新能源、汽車產業提供了充沛的增長動力。特別是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方面,坪山區瞄準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核心承載區”的目標定位,全力推動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融合發展。
“此次智能網聯專業試驗場的啟用將為坪山區、為深圳市乃至全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必將助力深港澳更加緊密務實的合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發展加速賦能。”楊軍說。
據悉,隨著位于坪山區的智能網聯專業試驗場正式啟用,深圳智能網聯交通測試示范平臺也同步向全國、全世界的車企開放。中汽中心與深圳市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戰略合作也將持續發揮央地合作的優勢,搭好平臺、做好服務,為智能網聯汽車的高質量發展營造更便捷、更加貼心的創新創業環境,因地制宜打造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的“坪山模式”,為全國智能網聯汽車的政策法規完善、商業化落地、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更有價值、可借鑒的寶貴經驗。